近日,鐵運公司傳來喜訊,由該公司負責實施的“鐵路專用線車站全電子微機聯鎖技術應用研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績。同時,“基于線路安全的站場道岔裝備升級研究與應用”也成功實施。成績的背后是該公司始終堅持創新、注重創新、深化創新,不斷強化創新意識提升,推動企業發展的完美詮釋。
從“制造”到“智造”的實質變化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的深度無疑成為一個企業不斷實踐“未來已來,唯創者先”創新理念的“試金石”。
說起“基于線路安全的站場道岔裝備升級研究與應用”項目的成功實施,該公司生產技術部郭戰平說:“這個項目的成功,既體現在真金白銀的經濟效益上,更體現在巨大的社會效益上。比如,該項目提高了軌道的穩定性,且不受氣候、腐朽、蟲蛀及火災的影響,使用壽命長。此外,混凝土岔枕還具有較高的道床阻力,可提高線路的橫向穩定性?!?/p>
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該公司副經理、總工程師同建榜邊走邊介紹:“技術創新的不斷深入,促使智慧鐵運有序推進。比如我們的站間64D閉塞信息傳輸研究與應用,具有完善的故障報警及監測記錄功能,能夠實時記錄設備的操作及有關繼電器的動作及系統故障信息,在網絡中預留站間監控以及聯網接口,也為今后實現鐵路運輸自動化信息化平臺開創了一條新路?!?/p>
從生產組織模式的轉變,再到智慧鐵運建設,該公司一直在攀登、超越著一個又一個高峰。近年來,先后實施鐵路機車調車監控系統研究應用、機車移動視頻監控技術研究應用等項目,研究重要課題20余項。
從“心動”到“行動”的實踐變化
12月20日,一上班就開始忙碌的電務段技術人員張謀,正在按照公司統一要求,填寫當月技術創新申報表,在眾多技術骨干和領導的共同參與、努力下,經過反復實踐,由他們實施的《多功能直流電源與測試版的應用》試驗成熟,準備上報公司進行評審。與此同時,工務段馬戰明也在規范填寫《便攜式絕緣改道器》項目申報表。你家有創新我們也有,你家的創新有效果我家的也不賴,如今在鐵運公司,基層段站比創新、賽效果,正在成為一種常態。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推動創新工作深入發展的必要條件。今年以來,鐵運公司通過“四箭齊發”,切實構建特色創新生態,激發萬眾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第一箭持續推進核心工藝創新,瞄準自主創新方向,重點圍繞微機聯鎖、車站道岔升級改道、智能軌道巡檢機器人、AI+NOSA智能管控,班子成員、專業副總、技術能手等技術創新團隊立足鐵運實際,進行自主創新,提升科技創新的“含金量”“含新量”,推出了一批鐵運特色的創新成果。第二箭加快小改小革成果轉化,鼓勵業務部室、段小革新解決大問題、小改造產生大效益,立足實際小改小革,每季度一總結、一評審、一獎勵,不搞平均、不掛空名,誰發明、誰得獎、誰受益,讓獎勵獎到創新者頭上。第三箭創新開展“五小競賽”,由生產技術部牽頭制定《職工“五小”創新成果推廣應用管理辦法(試行)》,每季一評選一獎勵,形成了全員創新的濃厚氛圍。第四箭加大創新激勵力度,印發《三小一練考核辦法》,規范“三小一練”活動的獎勵、評審程序,用高激勵激發全員創新熱情,評授一批“創新專家”“鐵運工匠”“技術大拿”,真正讓創新員工物質激勵、精神榮譽“雙豐收”。
好生態決定高品質。2022年,該公司各單位申請、申報、組織、實施各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作業創新、理念創新項目突破82余項。
從“草根”到“創客”的角色變化
讓一部分人干的事成為全部人干的事,讓“創客”成為每一名員工的一種共識、一種責任、一種自發行動,全方位打造“創客”鐵運。
見到該公司工務段鄭康微時,他正在整理《多用途L型螺栓扳手》項目的應證資料和實驗數據,他說:“就在前幾天,公司技術部通知我,這個項目非常有價值,讓我整理全套資料,進行專利申請。這以前想也沒想過,就覺得這些高大上的技術項目都是領導們的事,真沒想有一天也會眷顧到像我一樣的‘草根’身上,接下來我還提出了3個項目,我有信心弄好?!睆牟幌雲⑴c、從不參與技術創新,到主動領題、積極創新,鄭康微從“草根”到“創客”的角色變化,這樣的現象在鐵運公司比比皆是。
一種“創客”精神的無形力量逐漸演變成了一項項有形的、可以計算的價值。工務段茍引波、張貴明等多人提出并實施的《混凝土枕取出器》,此工具省時省力,安全快捷,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且杜絕了人員受傷,對線路維養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改善。供應部油庫李陜周創新《油庫卸油作業風險管控卡》,精準分解卸油程序,讓每一名參與卸油作業的職工都清楚作業中所存在的風險,熟練掌握每一項安全防控措施。電務段齊輝引進的《紅外測溫萬用電筆》通過引進紅外測溫萬用電筆,大屏幕帶背光屏顯示,按鍵獨立,操作簡單、測試更安全,攜帶方便。
像這樣的項目還有很多,這樣的創客還有無數,也正因為他們的參與,才使“創新沒有終點,創新更無止境”這句話在鐵運公司得到了更廣泛的實踐。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