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糧米,因做面皮。細調油鹽,佳味醞釀。以奉百姓,以品滄桑?!睋{面皮已然成為了關中民風民情的代表美食,光憑名字就能勾起我的大學回憶。
作為陜西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名小吃,尤以西府寶雞地區為最佳。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歷史悠久、流傳至今經過了代代改良而地位穩固不變足已可見一斑。之所以搟面皮能夠經久不衰的真正原因在乎于親民,它成為了伴隨許多游子回憶的熟悉味道,也能夠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不同時期歲月變遷的安然初心。
“搟面皮者,隴地美食也,其狀如玉,潔凈白皙,其形似練,晶瑩光鮮,其味美而不可言也。色澤瑩潤,油而不膩;入口繞香,辣而不燥。麻辣無窮回味,柔滑不失勁道?!睂τ诋敃r初入寶雞的我來說,求學之旅半分憧憬半分擔憂,但是胃已經被牢牢套在了一碗搟面皮上——不由分說的鮮香麻辣刺激著我的味蕾,也讓我產生了一種深深地歸屬之感。
因此吃搟面皮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雖然記憶里的味道再難被復刻,但每周哪怕缺了一次都覺得空落落的。作為一名剛入建筑行業的新人,我回到了故鄉延安。雖然有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在磨合階段仍然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所以常常在加班加點的時候心力交瘁,肚子也隨之咕咕亂叫。
每到思緒枯竭的時候,我想的不是濃油赤醬或是溫潤清淡,只有符合我口味那種適中的辛辣刺激才能調動起我的積極情緒。搟面皮入口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咀嚼的不是食物,而是在和年少意氣風發的我隔空相見,記憶里的少年再次與我碰撞目光,但是彼此都心照不宣。無論身處何方,記憶里的味道總是會悄無聲息給予我們最好的慰籍,讓我們滿血復活再次起航......而這碗搟面皮就是最好的連接,鼓勵我讓我咬牙堅持下去。
我觀察過很多本地的關中人民,他們熱情豪爽,工序考究但步驟簡單的搟面皮倒像是他們生活態度的一種代名詞:不講究但不將就?;赝斚氯招略庐惖纳?,這份信念賡續至今,倒也成為了一種城市的文明風貌。在歷史悠久的關中地區,不驕不躁、收放自如的心態到成為了工作生活之中的主要底色。
每每想到這兒,我總是不由自主聯系到一個新興詞匯:文化自信。關中人民這樣一份心態就是文化自信力量深淺的最好的印證,與此同時不同人民的精神凝聚力也代表了一個國家制度、理論得以順利推行的保障因素——哪怕是在當今疫情的沖擊之下,人民的精神面貌依然豁達樂觀,這份良好的心態一定可以幫助我們跨過不同行業的寒冬期,從而向更深處邁進。
就拿我來舉例子,雖然我剛入建筑行業、身邊困難重重、外在內在環境都充斥著不穩定因素,但是我已經感受到了作為國家基礎建設的一份子,自己的工作也是反哺社會、回饋國家的一種表現,自然而然也應擔負起與國家走勢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責任。這樣的使命感勢必可以成為我們建筑人無問西東的精神面貌,從而與文化自信的力量交相輝映。
而這份由內而外從骨子里透出來的文化自信,已經印證了這一點。作為承前啟后的一代,我們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之中隨波逐流、找準站位,但卻不能忽視時代脈搏的回歸與反思——做人不能忘本、不能放棄追逐。因為驀然回首時,物是人非、順應自然。這也是我們陜西漢子的魄力與膽識,蟄伏黎明前、破土而出新希望!
一碗搟面皮,關中人民情;一碗搟面皮,面貌煥然新。作為一名新生代的奮斗者,我們需要的是憶苦思甜、勿忘初心的堅守,需要的是奮楫篤行、無問西東的信仰。就像搟面皮一樣,千人千味,只要適合、只要喜歡,演變成與生活密不可分的一種習慣,就是一份獨一無二的情懷。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