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上下來時,在路邊的雜草叢中,幾點鮮紅若隱若現,頓時心生好奇,便近身一探究竟。撥開雜草后方才發現其中別有洞天,大約有幾十個恰似紅燈籠一樣的果子深藏其中,最大者如核桃般,小的也和栗子幾乎相當。從未見過有如此奪目的野果,順手摘下其中一個仔細端詳,似乎紅燈籠內更有玄機,便撥開鮮紅的外衣,果真如此,里面為一個圓滾滾紅的透亮的果實,異常艷麗,瞬間驚艷著眼前的一切,如同發現珍寶一般,小心翼翼將果子取下,放在手心細嗅,隱約有一絲淡淡酸味兒。
雖進山不少,但此果卻為第一次見,不知其名也不懂其性,丟之不忍,留之卻似又不妥,一番為難之后,再次撥開雜草,將其整株和枝葉、果實等全部一一拍照后方才離開。心里有了掛牽,時間似乎就走得更快,晚飯后,迫不及待地將此果圖像公布于幾平臺,想必,很快就有人能辨識得出來。
果不其然,沒多久,便得到回應,有熱心者肯定說,此果名曰燈籠果,是一味中藥。雖說有了第一個答案,但又隱約不敢肯定。次日后,又得到了多種答案,又說燈籠果、亦有說酸漿果、姑娘果者??磥?,其實大家都對未知充滿了好奇。最終,只能借助平臺尋求答案,雖說長期以來,對于網絡答案一直持半信半疑之態度,但事已至此,也別無他法了。網絡答案幾乎一致,此果學名酸漿,別稱燈籠果,姑娘果等,且有消腫止痛之效,尤其針對急慢性咽炎,只需生吃兩三顆或者曬干后泡水兩三次即可痊愈。
按捺不住心中大喜,看來令人最為舒心的事情無非是得到最真實答案。很快,便就到達目的地,迫不及待沿著地畔仔細搜尋,除了上次發現的之外,在一片玉米地邊上長約五六米的草叢中,長滿了紅彤彤的一片。連忙快步跨入荒草叢中,卻不料腳下一滑,一個趔趄跌入玉米地里,爬起來后顧不得拍去身上的泥土,充滿激動的再次踏入草叢,將那紅彤彤的果兒全部摘下,等摘完后才覺得手背隱痛,被堅硬的苞谷桿兒蹭出了幾道血印。
全部剝去外皮后,大約有半升之多,撿得其中最大個的一個,仔細端詳后擦凈輕輕咬破,唇齒間頓時被一種酸味所蔓延,不禁皺起眉頭,且咬開后的果子里大多為比芝麻還要小很多的籽兒,真正可以吃的果肉少得可憐,可能這些生長在野外的果子本性便是如此吧。幾日后,又有好友告知,此果要等霜殺后才有甜味,不然只有酸味。原來如此,看來是太心急了,那就耐心等待些時日吧。約莫一個星期后,一日清晨,推開窗戶,外面是寒霜的世界,恰巧又是個周末,那就趕緊去尋果吧。約莫半個多小時后,在一條不知名的小河邊的玉米地畔上終于發現了其蹤跡,密密扎扎的一大片,只是遭受寒霜后,枝葉都已經發黑,只剩下一片耀眼的紅燈籠。欣喜之余,迅速將其采摘一空,折身返回時,在一大片懸崖之下,又見一片,只是枝葉全部都匍匐在地,紅燈籠也隱藏到雜草之中,只能將雜草撥開方可順利采摘,手中已經滿載而歸,不知不覺便沿著地畔一直到了村口,便信步進入一家農戶欲討碗水解乏。
對于此村再熟悉不過,但凡有空,都會前來,只為偷得半日閑。村里散落著七八戶人家,大多都較為熟悉。此番是一名年約60的大娘,見有人來,她放下手中的活計,提過一個小馬扎后又端來一碗熱水。大娘言語,今年風調雨順,收成頗好,僅苞谷就收了好幾千斤。言語之間,透著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恩。喝完水后準備起身離去,只是手中的紙袋卻不知何故破開,摘得的果子撒了一地。大娘連忙取來袋子,將其重新裝好,見是此果,言語道,此果能吃,還能治喉嚨疼。并用手指著對面的石崖告知,那下面可多了。她只是不知,那里的果子大部分已經被采摘,只留下少許可供鳥雀食用后撒播種子。
回家后,如此多的果子并不能很快吃掉,就索性摘取外皮收集,晾于陽臺之下,只是果實飽滿,多天后才開始逐漸失去水分,漸漸蔫了下來。
約兩星期后,再次前往郊外,深秋時節,瓜果飄香,谷滿糜豐,沿途盡是一派迷人景象。晌午時分,從塬上下到溝里,不知不覺來到一個不知名小村外,只見此處寂靜祥和,是一處難得的居住之處。信步進村,抵達一棵百年古槐后稍作歇息。
就在一抬眼間,只見對面土崖之下,一片紅彤彤的果子正在秋日暖陽里迎風輕舞。半月來,初見與采摘之趣已淡去不少,可當見到這片紅時,那種如初次相識的欣喜又瞬間襲來,讓人欲罷不能。
但此次,僅僅是采得三五顆果實,只因還應有其他的人,也在同樣等待著一個相逢和收獲?;蛘呤窃趤砟?,依然能夠沿著走過的路,去尋找那一份注定的緣喜。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