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總是讓人愉悅,一場說走就走的出行就這樣付諸行動,下午兩點出發,下過雨的緣故,滿眼都是青翠。道路邊的廣場語是“靖邊縣花是杏花,靖邊縣樹是旱柳”,我笑說這廣告語真個性,怪不得這沙漠邊緣有大片大片的柳樹。
原計劃在靖邊小住一晚,時間尚早,臨時決定,趕往榆林。又是一陣網上收索,查酒店,從新設置導航,心里話,真心感謝網絡這個大平臺,使得我們無所不能,只要有想法,手機一按一切搞定。
車在開往榆林的高速上飛奔,吃貨的我忙碌起來,急急搜索看榆林有什么好吃的(榆林羊肉,燴三鮮,羊蹄,據說豆腐也不錯),七點到達榆林市區,繞周邊轉一圈,店鋪里燈火闌珊,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簡單晚飯(兩個羊蹄,一小份面片),八點入住酒店,決定第二天行程,一晚無話……
第二天早上六點起床,簡單洗涑,開車直奔榆林紅石峽,焦急,期待,當高德告訴我,您已經到達目的地附近時,一座小廟矗立在面前,感覺剛剛翻修過,大門在晨光中如血一樣妖艷,門緊閉,我一頭霧水,自語是不是導航出了錯誤。所幸有打掃衛生的阿姨在,這就是紅石峽?你們來的早了,7:30上班,網上不是說7點上班?這個我不知道,我只負責打掃這邊衛生,那你可以隨時隨地進入?那是自然,女人自豪的仰起頭,工資多錢?一千多點,我笑笑說,還好!勤勞的人總是良善熱情的。
大約等二十多分鐘后,工作人員陸續上班,買票,進門。五月的紅石峽,垂柳青青,河水瀅瀅,河兩邊紅石耀眼,各種崖刻,石窟,雕塑目不暇接。紅石峽又名雄石峽,位于陜西榆林北3公里處,檢票時我笑說咱們可是第1第2名游客,微風佛動著岸上的柳樹,腳下榆溪水緩緩而過,橋下水石相擊,成群的鴿子在崖邊上覓食,嬉鬧。燕子在空中翻飛,同行的伙伴說,真遺憾沒有帶彈弓來,要不……我看他一眼,心里想虧你想的出,這么遠來就是為了?你可知道?這時正是鳥雀繁衍的季節,它們也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亦或有剛剛筑好的新巢,春天總是充滿希望,你又于心何忍,幸虧你沒帶,謝天謝地......
告別榆林,一路向北,聽朋友說綏德芝麻香瓜很有名,我一只堅信,這世間唯美景與美味不可辜負,一定的吃吃看,車緩緩的行,心中默默惦記芝麻香瓜快出來吧,“你賣的是什么?”“芝麻香瓜”“甜不甜???是不是地道的本地香瓜?”老漢一臉的不悅,“你這娃娃說的,我老漢賣了多少年芝麻香瓜,剛剛還有人快遞幾箱到西安,不好不用付錢?!蔽倚Σ蛔龌卮?,匆匆忙忙買了甜瓜,裝箱,上車的瞬間,他很熱情的留下電話,一再強調,好吃多做宣傳,網上預訂也好,我們笑著答應,不由感慨多會做生意的老人.....
車繼續向北,大約11點多到達有“棗鄉”之稱的榆林佳縣,不很寬敞的道路,時時有堵車發生,也許是臨近四月初八廟會的原由,人擠人,女人拉著孩子繼續買票,檢票,順山而建的臺階,直抵山頂,臺階特別多,現在被稱作神路。年老的人扶著上下臺階緩慢前行,年青人不停的拍著,許是為了記錄這熱鬧的瞬間,不得而知。正午陽光,熱烈炙熱,有人用金色的盆擋住臉,瞬間腦海涌出“金盆洗手”幾個字,暗自好笑,人真是奇怪的,無論何時何地想象力及其豐富的,想象也就插上飛翔的翅膀,天馬行空任意飛揚。
道路兩邊吆喝聲,討價聲不絕于耳,善男信女抱著一捆捆長香,涌上白云山,我見過黃山的迎客松,湖北恩施的迎客松,幸運的是這次陜北行,又遇到迎客松,它長的不是很高大,樹下掛一張醒目的照片,有詳細說明,據說當年周恩來總理到此一游,據說白云山的祖師爺很靈,所以人們潮水般涌入,祈禱,還愿……
白云山的雕塑滲透于整個建筑群的各個角落,此刻白云繚繞,廟宇林立,據說山上終年白云繚繞,白云山由此得名,山腳下就是黃河,遠遠望去氣勢洶洶,景區的紅棗特便宜,小吃馬蹄酥看著很誘人,味道一般,有淡淡的甜味,油黏糊糊的胡嘴。
告別白云山,網上搜索米脂有個姜氏莊園,據說這是中國最大的窯洞式莊園,窄窄的路顛簸難行,但是路邊風景秀美,參差不齊的綠色植被點染了貧瘠的土地,人少,也沒車。
遠遠看上去就是陜北一個小村子,停好車我們順臺階而上,走進后,發出感慨,好大的院落,每個院落之間有甬道相互連接,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圓形的門,半圓的門兩邊對開,門兩邊有牲口槽,大門口的老門當雕龍刻鳳,對角處有蝙蝠的圖案,栩栩如生,后院有低矮的窯洞。莊園依坡建成高低三個院落,每個院落之間錯落有致,穿過鋪滿石頭的甬道站在窯洞的對面,整個莊園盡收眼里,上房,中房,門房,你不得不感慨莊園的設計師,整個院落結構獨特,氣勢恢宏。只是在歲月變遷中,院落有些破敗,灰色的屋檐下晾曬著新洗的衣服。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如詩如畫的雙水村,車一路顛婆,下午到達郭家溝,路遙這樣寫到,從田家屹嶗的公路上下去,過東拉河,穿過三角洲棗林村中的一天小路,就是東拉河在廟前交匯的哭咽河,正是有了東拉河和哭咽河,才有了雙水村。我們慕名而去,想一睹作家筆下的東拉河,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普通村莊,三孔石橋將村子與外面的世界連接,沒看到如畫的景致,一條小河彎彎曲曲穿過村子,裸露的石頭,一眼忘不到頭,細細的河水混濁不清,路邊三五老人曬太陽,看見有車過來,抬起懶散的眼,繼續他們的閑聊。女人們就著渾黃的溪水漿洗衣服,洗好的衣服,一股腦兒披掛在路過的鐵欄桿上,如萬國旗一般。村子房前窯后清一色棗樹,少許的槐樹正是槐花的季節,淡淡的槐香掩蓋住了羊圈里散發出的腥臭味,一路走過村莊里多是閑置的窯洞,大門敞開,門前綠草茵茵,我總是探頭進去,在破敗不堪的院落里走一圈,許是從小在黃土地長大的緣由,走下來總有暖意涌上心頭。
一部電視劇火了郭家村,可能是拍電視零時刷的標語吧!“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我笑說,我也拍一張沾點喜氣,“上山下鄉干革命,甘為祖國獻青春”黃色的墻面,白字,醒目耀眼,激勵人的標語讓人仿佛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心里默想,假如生活在那個年代,極可能是個不折不扣的憤青。想一睹雙水村生產大隊(雙水村黨支部)真容,走進大門,我停下腳步四處打量,院子依舊,只是不復存在的是“雙水村生產大隊”,電視里熱血沸騰的場面沒了蹤影,只有鮮艷的對聯在風中搖曳,石磨,石碾子都蒙上厚厚的塵土。
小說主人公孫玉厚家兩孔窯洞并列一排,側面有一凹進去的小窯洞,仿佛在煙筒里漿染過一般,門前一顆矮樹上掛著幾縷金色的玉米,紅色的燈籠和玉米遙相呼應。順著寬敞的路走上去,門寬院大,新糊的窗戶全部打開著,每孔窯洞門上都掛著大紅燈籠,幾個年輕的女人吃飯說話,屋檐下有燕子飛進飛出,感覺它們也在呼朋喚友忙的不亦樂乎。大門口《平凡的世界》劇照,田福堂和孫玉厚討論著什么?鮮紅的旗幟在風中呼啦啦做響。
我慕名而來,只想一睹郭家溝雙水村的前世今生,回頭,拍一張石板墻,灰墻無語……(馬小琴)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