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1lpp1">

      <form id="1lpp1"><ruby id="1lpp1"><p id="1lpp1"></p></ruby></form>
      您的位置: 首頁>橋山擷英>文學天地>正文
      雙龍煤業穆海宏散文: 石堡寨行記
      發布時間:2022-05-12 09:54:14 來源: 作者: 點擊:

      圖片

      七月間是高原上最炎熱的時節,即便偶爾也有幾場陣雨光顧,但依然無法熄滅即將要冒煙的黃土,無奈之下,便心生近游之意。

      關于石堡寨,除了從公路的指示牌上看到過的一個名稱便一無所知,沿著云巖河一路朝著母親河的方向前行,車窗外盡是被烈日炙烤之下大口喘氣的云狀巖石以及巖石上耷拉著身子的灌木和荒草。約莫一個小時左右,便離開川道上了塬,相對于溝里,塬上多少有些風,好在路并不長,經過幾個村莊后,便到達柴村,繞過幾行民居后,幾株巨大的槐樹下,閑暇的人群或是在澇池里取水,或是閑談,見有人來并未有太多的驚奇,看來,已經有很多人帶著好奇到過這里了。

      圖片

      從澇池邊開始,路就變成了土路,但卻較寬敞,行駛起來毫無任何壓力。百米之后就出了村,再翻過一個崾峴之后,路就越來越窄,成堆的碎石表明,這條路剛剛經歷過一場暴雨的襲擊。一路下坡的土路越來越崎嶇,除了猛然間出現在眼前的碎石堆之外,還有橫七豎八深淺不一的水溝,那是黃土大地上特有的烙印。在經歷了半個多小時的顛簸后,眼前是一個又直又長的陡坡,為了安全起見,下車細致查看后,還是決定在此處停車,選擇步行前往,反正地圖顯示,離目的地也就不到三公里的距離了。

      圖片

      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但也同樣是一個毫無選擇地決定,三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讓人稍感欣慰的是,在中途的一段路上,耳畔便傳來了陣陣流水擊岸轟鳴聲,踏上地畔,秦晉大峽谷盡收眼底,黃綠相間的大河水看似平靜流淌,實則奔流洶涌。放眼遠眺,秦晉兩地毫無差別,低矮的灌木和并不茂盛的荒草是這里的主角,隨著河水聲彼此唱和。

      圖片

      遠遠便望見一塊人工修建的平臺,那里便是目的地了,急忙加快腳步。到達后才明白,此處是一個停車場,如果沒有之前的那幾場暴雨,道路通暢的話車輛可以順利抵達,并不大的停車場上一輛車都沒有,只有一個音響孤獨地反復循環播放著防火提醒,再往前幾步,便能夠遠遠的看到石堡寨的樣子,一個圓形石砌建筑物孤獨地站在狹窄的山頂之上,正在打量著來訪者。

      最后一段路是最難走的一段路,從車場下來后只有寬約尺余的一條羊腸小道,陡峭的地方有被挖掘過的痕跡,兩旁全是張牙舞爪的酸棗刺,盛夏時節,衣衫單薄,尖刺便會毫不留情的直入皮肉,讓人猝不及防。下了坡后,是一塊巨大的石頭臺地,這是前往對面最狹窄的一段山梁,再往前走沒多久便繞到寨子的西側下方,此時羊腸小道雖說平坦了不少,但依然寸步難行,只有小心翼翼地避開酸棗刺,提防腳下隨時可能出現的碎石。在經過幾簇生長旺盛的酸棗,在股臂之間留下幾道血印子,再跨過一個石門之后,是一段向上爬的陡峭小路,兩邊的酸棗刺更加茂盛,個頭稍矮的人恐怕連臉都很難保住,手腳并用,強忍疼痛,終于到達了石堡寨的寨門對面,伸直腰桿,喘口粗氣,目光所及之處,巍峨險峻,絕壁傲然,整個寨子如同一把刀刃向上的大刀一般傲立在秦晉之間,兩側均是刀削般的石崖,最寬處也不過三尺余,膽小者別說進寨,能夠在此不膽戰心驚已經很不錯了,尤其是寨門口長約丈余的一段石階,一腳踩上去心便提到嗓子眼,不敢朝著大河多看一眼,若是遇見大風天,估計是沒人敢以身去試的。

      圖片

      寨門并不大,高約兩丈左右,全部用石頭堆砌而成,雖然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但依然牢固如初,進入寨門后,炎熱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穿過門洞的涼風帶來了一絲涼爽。稍做小憩穿過門洞,進入到石堡寨的內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孔石窯,門窗早已消失不見,石窯前有一套保存完整的硙子,看來在那個年代,守衛在這里的將士們完全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石窯背后是一片平整的荒草地,邊上是如刀削一般的石崖,就連膽大者恐怕都沒膽量近身,只能夠遠遠的窺得一斑。也許是很久沒有人來這里了,寨子里面沒有道路可言,只有深一腳淺一腳地在荊棘和荒草叢中奮力前行,穿過石窯后的斜坡后便到達寨子最高處。這是一個用石頭堆砌起來的圓形高臺,與來時的停車場遙相呼應,矗立在最高處的尖牙狀石崖上,身居其中,四周盡收眼底,高低不一的山梁和山峁錯落有致,兩側一大一小兩條河流,大的母親河奔鳴咆哮,小的云巖河靜謐流淌。想必,當年戍守于此的人們,也會在某個傍晚或者清晨,與兩條河流一起合拍唱誦吧。

      返回時似乎要順暢一些,這大概就是未知和已知的區別吧。但三公里路依舊坎坷難行,午后的炎熱令人疲憊不堪,上坡土路讓衣衫濕了干,干了再濕,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到達了來時停車處。此時,烈日正掛在西邊的天空中,沒有一絲云彩,將所有熾熱全部傾下,眼前的黃土在火熱的空氣中被曬得變了形??此茣r間尚早,其實已經離黃昏不遠,等再次到達柴村澇池時,炎熱已減少了一半,還是那些悠閑的人們或取水,或閑談。無意間看到,在澇池不遠的一個土畔上,有一通文保碑,上書有節孝牌坊字樣,好奇驅散了疲憊,正欲起身問路,一名老者似乎明白了來意,隨著他手指,在不遠處的幾間房舍的背后,隱隱約約藏著一個牌坊。

      在牌坊建筑中,這個牌坊算不上精美,石柱已有不少裂紋,底部基座青苔遍布,好在所書字跡清晰可辨,兩側土墻均已倒塌,院內的幾孔石窯門窗緊閉,鐵鎖都已經生了銹,不知有天主人歸來后,是否還能夠打得開。

      離開時,夕陽已經西垂,炎熱變成了涼爽。這是高原上才有的巨大變化,熱時火辣奔放,涼時沁人心脾。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添天天爽,亚洲精品无码偷偷看,欧美日韩国产福利,从干从操免费视频

      <noframes id="1lpp1">

          <form id="1lpp1"><ruby id="1lpp1"><p id="1lpp1"></p></ruby></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