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而中國當代作家余華筆下的《活著》就是用近乎冷漠的筆觸勾勒了福貴極為殘忍的一生。合上書的那一刻,福貴就那樣出現在我眼前,他坐在田埂上,佝僂著背,瘦骨嶙峋,老黃牛不時回過頭來哞哞叫兩聲,眼里閃露的滿是悲涼,也模糊了我的眼睛。
縱觀福貴的一生,從家財萬貫到一無所有,從年少紈绔到后來的幡然醒悟,這是他作為地主少爺的宿命,卻也是救贖。母親病逝、兒子抽血猝死、女兒鳳霞難產而終,只留下年幼的孫子苦根,卻也在那個饑荒年代因為吃太多被活活撐死,這多少帶了些許諷刺意味,現在的我們至少應該慶幸不用因為吃一頓好的而樂極生悲。反觀福貴用自己布滿老繭的雙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人,最終孑然一身與牛相依,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向死而生,只有直面死亡的痛苦,才會珍惜活著的幸福,這是《活著》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
最近失眠了,對于我這種躺床就秒睡的人來說,實屬罕見。朋友圈被東航MU5735墜機事件刷屏,讓我再次感受到了人生無法控制的四個字,那就是:世事無常!這幾年很多事情的發生都超出了我對“苦難”的想象。
羅翔老師說:“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這種有限,不僅體現在我們知識的有限上,也體現在有很多無法預知的、突然降臨的、讓人毫無招架之力的破壞力量,隨時可能向我們襲來。也許連“恐懼”的念頭都來不及產生,一切就會戛然而止。也愈發感受到,能夠像現在這樣活著,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不敢再奢求太多。
世事無常終有定,人生有定卻無常。命運的手總是翻云覆雨,你永遠不知道迎接你的下一秒是驚喜還是意外。風平浪靜的日子里,我們總覺得時間很長,足夠我們恣意揮霍。但在命運安排的災難面前,其實,我們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
福貴的一生就像一艘小船,游蕩在暗流洶涌的海平面上,艱難地忍受著命運的擺布,在一次次希望破滅中堅忍不屈地活著。福貴是幸運的,即便茍延殘喘他也能樂觀地活著,他從來不會抱怨這世道不公,也不會激進地去向社會控訴,更不會只知道渾渾噩噩,而不知樂觀地活著。他活得卑微茍且,但他靈魂高尚,他和老牛作伴,但卻充滿希望。
2011年成都本土節目《譚談交通》中的視頻片段引發不少網友關注,視頻中大爺父母雙亡,大哥去世,妻兒早逝,只有患有智力障礙的弟弟和一條老狗陪著他,“現實版福貴”瞬間沖上熱搜,這樣坎坷的人生經歷讓無數網友唏噓不已,即使如此,戴草帽的大爺依然心態樂觀,道出自己撐下去的“秘訣”:“往前看,不要去想那些不開心的事”。這讓我想起和福貴一樣歷經苦難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們。作家史鐵生就是其中之一,雙腿癱瘓后又患上尿毒癥,他的人生是艱難的,但他卻想到用筆桿代替自己的雙腿,來續寫人生之路,用羸弱的筆尖勾勒出生命最真實的樣子,他們看似逆來順受,實際上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反抗著,等待生命的爆發,讓“活著”更有意義。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晚年失聰,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做出了大量動聽的音樂,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容他毀掉我!”貝多芬一生都在反抗命運,想要擺脫命運的不幸給他帶來的災難,這種生命的韌性似乎在講著人生絕望的不存在。
書中有句話特別難忘:“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蔽覀兊囊簧鷷龅胶芏嗳?,有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有血濃于水的親人,有患難與共的朋友,也有共度余生的愛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們總在追逐自己不曾擁有的,卻從不停下腳步回頭看看自己擁有什么。
杜牧有首小詩說:“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弊匀灰幝捎谡l都一樣,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走過來的人都知道,多難熬的日子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我們能做的,只有在幸福時刻珍惜,苦難時刻堅強,淡然地接受生活,淡然地,活著!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